查看原文
其他

新东方年会背后:谁在狂欢,谁在发抖?

狗粮罐 芥末堆看教育 2019-10-12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作者|芥末堆 小筱

排版|芥末堆 空缺


“干活儿的累死累活,有成果那又如何,到头来干不过写PPT的。”新东方年会节目爆红网络,究其原因,无非是这种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,不仅仅是新东方,“官僚主义”、“尸位素餐”等现象已经是许多大型互联网公司通病。


同一首歌,不同的人听着却有不同的感受,有人把领导同事对号入座,有人暗暗心惊之余左顾右盼。


“这首歌的厉害之处在于每一句歌词都会有人对号入座。”某企业员工感慨。


在大企业中,这些问题到底有多严重?歌曲蹿红之际,众多教育头部企业的员工也借此向芥末堆吐槽了自己的职场经历。除了官僚主义以外,形式主义、效率低下、互相甩锅、溜须拍马也成为受访者集中吐槽的点。


01

领导事儿多吗?官僚吗?


看别人啥都好,自己舍不得花钱

@吴亚琦 | 来自某B+轮在线外教一对一企业


“别人家为什么能做得好,咱们也来做一个,你去研究一下,出个方案。”吴亚琦经常接到老板类似的要求。


提要求前,老板还会特意说先不考虑预算。可几次后,她发现,一谈到预算环节,老板就不了了之。“现在时机不对,对我们而言意义不大。”吴亚琦看透了老板的套路,“他一般会给自己找个借口,但同事们都很清楚说白了就是怕花钱。”


被老板拒绝方案意味着你花了时间却做了一堆无用的“飞机稿”。“你在一件事情上花了太多精力,另一件事就会不那么完美。”吴亚琦清楚的记得老板找她谈话的那一次:“为什么做成这样?”“最近一直在忙你说的那个方案,精力有些分散。”“那也要先把本职工作先做好啊,那个方案又没执行,岂不是什么都没做好。”


“不是你让我做的吗”虽然没说出口,吴亚琦心里却是无数个大写的问号和不服。


除此之外吴亚琦向芥末堆吐槽,因为公司做在线教育,连下雨天老板都要要求做海报(不出家门就可以上课)。“浓浓超市风,还要逼着员工发朋友圈,丢死人。”



简直成了领导的随行佣人

@韩力 | 来自某D轮作业类科技公司


“你们领导官僚吗?”


“没谁了”


韩力向芥末堆介绍了几个月前跟领导一起出差的遭遇。周六早晨,他和同事还在睡觉时,领导早早开始起来收拾房间,一边收拾一边抱怨年轻人太懒,得向他好好学习。韩力说当时他还觉得有些不好意思。


度过接下来的几天后,他再也不那么想了,“简直就成了他的随行佣人”韩力抱怨道。“你们去楼下搬两桶水上来”“垃圾扔一下”“泡面桶收拾了”“下楼去取个外卖”,几乎时时刻刻韩力都抱着“待命”的心态。


“工作时候谈工作,私下就轻松点,这样大家都不累,什么年代了一直端着架子。”韩力觉得,领导用老套的思想对付90后实在“不受用”。



02

形式主义还不自知?


再苦再累写周报,不重结果重过程

@徐小洋 | 来自某市值过百亿的教育培训公司


“以前我的电脑上没有word,没有excel,更没有PPT”,徐小洋正在某教育头部企业市场部门工作,这是她从记者转行后的首份工作,令她最不适应的是公司太重视PPT、周报这类形式化的东西。


刚加入时恰赶上公司负面较多,徐小洋需要一一应对。她回忆,那个时候每天早上九点上班,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回家,周六日持续加班,没有自己的时间不说,公司还硬性要求一定要写周报。“如果你工作做好,但是没有时间写周报也是不行的。”徐小洋吐槽道,公司还会专门安排部门来考核周报。


跟以前当记者极为不同的是,原本写了什么稿件二三十个字周报就能写清楚。后来,一篇周报要写四五百字,即使没有做什么事情,也要极力的渲染过程,让自己看起来做了很多。“刚进去时候,我的周报顶多写百来个字,后来发现同事们洋洋洒洒一写就是一大篇,细节描述的极为详尽,自己也学到了。”


徐小洋不能理解的还有公司对企业文化的灌输方式。每个月都要求员工花三天时间接受企业文化培训,培训后需要考试,甚至补考。“对新员工是有必要的,老员工也如此就有点浪费时间了”。在她看来,这样的培训后来都沦为了形式。除此之外加班文化在内部盛行,甚至会对加班时间排名,“领导为了做样子,经常强制性的要求大家开会到很晚,实则只是反反复复的说着重复的内容。”



教研沦为形式,一天讨论两个问题

@梁宇 | 来自某头部教育科技集团


除了职能部门,机构老师对于企业的形式主义作风也深有感触。“新东方版的沙漠骆驼是站在职能部门员工的角度,如果从老师的角度可以再吐槽一版。”地理老师梁宇如是说。


“机构教研形式主义还不自知,领导还以灵魂拷问来自诩正义。”梁宇告诉芥末堆,教研已经成为老师们茶余饭后吐槽的谈资,常常花一整天的时间只讨论两个问题,翻来覆去,毫无意义。“但不去又不行,领导要么说你不负责,消极怠工,要么就指责你不合群”。梁宇吐槽道。


授课之外,梁宇还兼顾招聘和培训新教师的业务,领导美名其曰“锻炼你的能力,不能简单的只会做一名教师”。梁宇感觉自己像被洗了脑,拼命干活儿。


但辛苦一些,能做有意义的事情倒也无所谓,梁宇最怕的是形式化的做些没有效果的事情。“浪费时间不说,老师们真的身心俱疲。”



03

事儿没做好,谁来背锅?
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
替销售背锅,冤不冤?

@美玲 | 来自某知名外教1对1企业


“谁还没背过锅,但平白无故的背锅就让人无奈了。”工作多年,作为公关的美玲最大的“冤屈”是常常替销售背锅。


美玲回忆起自己曾经的“遭遇”:以成单量和金额为KPI的销售人员为了冲业绩,常常口头承诺家长送课程,不满意无条件退费,为的是吸引家长快速下决定购买。


然而家长买课之后,对接的就是课程顾问。他们以提高续费率,避免退费率为KPI。家长在销售那里得到的承诺课程顾问并不知情,他们也没有赠课权限,面对想退课的家长他们会找各式各样的理由拒绝。家长转而向客服投诉时,客服却只能回答:“我帮您反映一下”,实际起不到任何作用。


最终为一系列环节的不对称信息买单的却是公关。经常出现家长到平台上发负面信息,“会选择发泄的家长多数很愤怒的,言语往往非常激烈。”美玲表示。她不得不去把负面处理掉,又得到处向家长道歉,还得用负面优化手段,找人和网上的负面信息对冲。


美玲觉得更值得吐槽的是,喊着用户是第一位的口号,却只有家长在公共平台上发了负面言论,对企业品牌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才会考虑给他退费。



 “新来的小同事不懂事”

@康子歌 |来自某D轮作业类科技公司


康子歌是某K12机构的技术人员,他唯一一次主动辞职正是因为替领导背了锅。


因为项目回款前前后后拖欠了近三个月,康子歌部门包括前领导在内的其它三位同事都离开了。“新来的领导一身官僚做派,硬是要推翻前领导的项目计划,声称自己曾在大连做过一个类似的项目。”


“有一天我出差,新领导要用我的电脑运行新脚本,在完全没有备份的情况下,把我在客户现场手动录入的三个月数据全部删除了。”想到这里,康子歌觉得又气又好笑。“正常人一定会想着赶紧修复,这个领导的第一反应却是责怪我没有做备份。”


更让康子歌感到无语的是,当客户找来问责时,领导道歉的理由却是“新来的小同事不懂事,没有经验,我们这两天一定加班加点给您弄好”。


前同事走了,接下来的一周时间,康子歌每天一个人熬夜修复数据。庆幸的是前领导手里有备份,但仍有20%左右需要手动修改。“真是要气死人了,要不是为客户负责,我当时真想走人,看他自己怎么收拾烂摊子。”康子歌气愤地说道。


04

跟领导搞好关系比啥都强


产品做得好?跟大领导关系好不好?

@张凡 | 来自某头部教育科技集团


张凡是公司的老员工了,早已看透了公司里的那些“花花肠子”。“公司大了,看人下菜的就多了。”


确切的说不是“看人下菜”,而是“看领导下菜”。张凡认为,领导跟大领导关系好,不光自己办事儿方便,整个部门也跟着沾光。他深刻地体会到在一些事情的决定上,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占很大的成分。


“比如两个教学产品同时推出,作为职能部门,该优先支持哪一个,一定会看这个产品的负责人跟大领导关系好不好,是不是有发展前程。”张凡说:“如果产品负责人不得势,即使产品做得好也不会受到太多支持,职能部门会考虑到自己支持的成果可能不会特别受到赏识。”


不到一年就升上去了,凭啥?

@梁宇 | 来自某头部教育科技集团


“会做事的抵不过资质老的,资质老的抵不过会说话的。”梁宇则抱怨自己公司“裙带关系特别多”。


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一个比他晚多半年就职,却不到一年就升成助理主管的男老师。梁宇观察后发现,这个老师时时刻刻都在找机会向领导表达自己的“崇拜之意”。


尽管看不惯,但梁宇多少能揣测出领导的心理。他认为,领导也需要安全感,谁崇拜他,跟他关系好,谁就优先任用。“有些领导会担心老师的能力比他强让更高层的领导看到后把他换掉,会处处压着特别优秀的人,他需要一个忠诚的小团队来保住自己的地位。”


梁宇向芥末堆吐槽,跟领导关系一般的,做得再好,领导也会给你画大饼,给你颁好人卡。“‘真棒’‘小伙子做得不错’,潜台词却是——等我周围关系好的都升上去,你排在一百零八位,等着吧。”
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
知乎上有几个提问和回答颇有意思:


“你们公司官僚吗?”


“没有一个领导不官僚,就算私企小企业的领导为了摆谱儿也会官僚。”


“上市公司,私企,表面上气氛很好,实则各有自己的小九九,出了事第一反应是推卸责任。如何在这样的公司生存?


“出了事不推卸责任难道主动承担吗?工作不为自己考虑难道为别人考虑吗?”


新东方年会歌曲中反映的只是江湖一叶,其公开表示将大力整顿内部消息后,必然有人狂欢,有人发抖。好在这是一次基层员工“释放自我”的好机会,也为所有企业的“老油条”们敲响了一记警钟。


当然吐槽过后,如俞敏洪所言企业最重要的是直面问题,并且迅速解决问题。而对于员工,就像歌里唱的“问题不会灭亡,只能自己变强,牛逼的人在哪里都不会彷徨。”


芥末堆注:文中所有名字均为化名



本文作者:小筱

芥末堆 记者
教育界的小白猫,不怕慢,就怕懒



RECOMMENDATION

推荐阅读

点击下列关键词阅读


STEAM

赴港IPO

对外汉语

校外培训

留守儿童

产教融合

素质教育盘点

好未来电话会

家庭教育市场

Modified on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